喜报 | 全国季军1项、全国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5项!
喜报!我校学子在“CLEER杯”第一届中国研究生“双碳”创新与创意大赛中荣获佳绩!
预测网28神测网荣获
优秀组织奖
全国季军1项
全国一等奖1项
全国二等奖2项
全国三等奖15项
赛事介绍:
“CLEER杯”第一届中国研究生“双碳”创新与创意大赛(以下简称大赛)从2022年8月开始预热,持续进行至12月圆满落幕。本次大赛校内组织工作由研究生工作部主办,环境学院承办。
大赛聚焦“双碳”科技创新需求,契合“智慧双碳,创享未来”这一主题,围绕新能源、储能、低碳、节能减排、碳捕集、碳市场等领域,以环境与新能源技术、新材料技术、电子信息技术、海洋科学技术、生物医药技术、未来人居技术等前沿技术为主题,打造具有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产品,发掘具有前瞻性、前导性和探索性的创新思维,设置五大赛道21个命题,吸引来自全国范围内共2587支研究生队伍参赛,最终角逐出冠亚季军各1项、一等奖15项、二等奖100项、三等奖423项、优秀指导教师30项以及优秀组织奖52项。
预测网28神测网环境学院积极宣传赛事相关,总共召集51支队伍参与初赛选拔,24支队伍进入复赛,4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,最终荣获全国季军1项、全国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5项的好成绩。此外,预测网28神测网荣获优秀组织奖,董瑞、林飞和杨中平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。
下面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获奖作品的风采吧!
获奖作品
01全国季军
城轨节能低碳队
参赛作品:基于多地面储能协调控制的城轨交通节能减排技术研究
指导老师:杨中平、林飞
队长:米佳雨
队员:蒋露晴、孙凯琦、张海亮、李炎、郭浩诚
本项目旨在利用多地面储能系统来实现城轨交通的节能减排。通过在各个变电站安装地面储能装置并对其进行协调控制,将列车制动时的能量存储在储能装置中,而后在列车牵引时进行释放,由此实现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,从而达到节能减排、稳压、紧急牵引等功能。
02全国一等奖
止于至善
参赛作品:基于测井大数据的井震数据孪生分析系统
指导老师:董瑞,肖创柏(北京工业大学)
队长: 王宇譞
队员:姬庆庆、段俏、黄诗睿
本作品面向油气层识别任务,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分析挖掘海量测井资料中的油气层信息,实现高精度的油气层识别,并对油气资源空间分布进行辅助预测。地质层位、储层层位划分准确率达到85%以上,井震数据可视化能够实现实时切换。本技术能够节约15-20%探井数量,减少大量含油废水、含油污泥排放,助力“碳中和”目标早日实现。
03全国二等奖
减碳高手
参赛作品:绿色高效太阳能驱动CO2还原制C2+产物纳米材料研发与资源化应用
指导老师:窦蒙蒙、王锦
队长: 栗婧
队员:高博儒、王晓月、霍凯利、张清云、韩超
本项目立足于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,旨在设计并制备稳定、高效、廉价且可见光响应高的新型g-C3N4基复合光催化材料,以不同纳米结构的g-C3N4为基底,以有高CO2吸附能力的金属为助催化剂,掺杂到g-C3N4为复合光催化剂,得到具有高光生载流子转移速率、光吸收能力、比表面积及高选择性的复合催化体系,实现温室气体CO2的高效光催化转化,实现“双碳目标”。
04全国二等奖
咏“碳”调
参赛作品:引导低碳货运的高速公路差异化定价模型与可视化评估系统
指导老师:王江锋
队长: 张楚瑶
队员:张树奥 邓晓荣 丁卫东 罗冬宇 彭子威
本项目着眼于国家“交通强国”和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提出一种引导低碳出行的激励政策新思路—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,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,并将其与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串联,集数字化、智能化于一体,同时将数智“双碳”融入交通出行大数据监控管理系统,进行出行交通量下的碳排放分析,引导低碳出行。
05全国三等奖
团队名称 |
学院 |
团队成员 |
指导教师 |
|
1 |
ICTS组 |
电气学院 |
贾子越、隋洪洋、李可心 |
严林博 |
2 |
低碳青年 |
电气学院 |
张明浩、王建祥、王鹏 李玉璟、李路畅、韦存昊 |
苏粟 陈荣升 |
3 |
集源无线 |
电气学院 |
袁江珺、梅伟耀、李同钊 李若语、崔新晨、罗康栗 |
东野忠昊 |
4 |
野洋芋发电队 |
电气学院 |
武钰程、孙瑞东、刘乾 赵雅洁 |
荆龙 |
5 |
北交大智慧环境团队 |
环境学院 |
梅宁、韩宝红、赵星程 陈佳熠、吴佳玲 |
姚宏 贾方旭 |
6 |
F-gas研究组 |
环境学院 |
王彤、庄意如、刘泽华 张大宇、马腾飞、丁珊 |
吴婧 |
7 |
绿色节能小火车 |
环境学院 |
张彤彤、王雪同、费凡 郭淑慧 |
鲁垠涛 姚宏 |
8 |
环保队 |
环境学院 |
胡苗苗、王永康、陈卓然 王皓、穆秀林、刘家兴 |
陈蕊 于海琴 |
9 |
碳息兮小队 |
环境学院 |
靳文艺、齐永旺、杨洋 |
李俊杰闫雨龙 |
10 |
超越自我队 |
机电学院 |
吴冲、吴松泽、张哲轩 刘傲、蔡然然、张学津 |
周洋 |
11 |
师妹说的都对 |
交运学院 |
李洁、徐霄涵、王子吉安 蒋志寰、马瑞晨、李冰 |
黄爱玲 |
12 |
海氢队 |
电信学院 |
杨甲一、王美琪、牛子豪 李峦、郝逸君、刘浩澎 |
张楚国 |
13 |
限碳超人 |
电信学院 |
尤晴、刘琦、袁皓文、张磊 李宇宁 |
高畅 邓涛 |
14 |
固废利用-铿锵四人行 |
土建学院 |
王庆伟、林晓阳、杨军浩 韩泽坤 |
韩松 |
15 |
智慧“碳”新队 |
建艺学院 |
陈远方、王驰宇、李晨 吴紫芯、刘思彤、边紫琳 |
张帅 |
通过竞赛实践,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“双碳”战略的认识,提升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,调动研究生参与“双碳”建设的积极性,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,衷心祝愿我校师生能够在日后竞赛中再创辉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