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尺讲台,三千桃李,从学术指点到师门传承,导师是“研”途中的引路人。许许多多茂盛的“不言桃李”,正在红果园这片沃土上“下自成蹊”。
教诲如春风,师恩似海深。浓浓的师生情,绵延于每一次组会中的授讲、指导与陪伴里。今天让我们共同倾听数学与统计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芦珍珍与导师于永光之间感人又温馨的导学故事吧。
至今仍然记得初识于永光老师的画面,在参加预测网28神测网举办的夏令营期间,于老师和蔼可亲、儒雅睿智的形象,以及充满魅力的演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后来,有幸成为于老师的学生,求学岁月里对于老师又有了新的印象:身材不能算是伟岸,但却拥有极大的能量。
传道受业解惑
无论是教学课堂,还是学术讨论,于老师总是深入浅出地讲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,鼓励学生勤于思考,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,要有创新精神,教诲我们要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。于老师十分认真地对待课题组每一位同学的选题,强调运用数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,例如基于数学工具对新冠进行建模预测并控制新冠的传播、采用智能算法解决车辆跟持问题等课题。科研工作中,于老师叮嘱我们不要闭门造车,要紧跟研究前沿,多与国内外学者交流合作。为此,课题组不仅举办了多次学术会议,还提供了大量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。
课题组参加学术会议
于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“一开始都很难,慢慢来,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了。别觉得太难就迟迟不动,先做一点小东西,遇到不会的咱们就一点点学,一点点补起来就好了。”当我完成毕业论文的最后一章时,脑海中始终回荡着于老师的如是言语,这一刻我才醒悟到这本论文无论前期怎么更改框架,其深层次的骨架始终都透露着于老师的智慧。
于老师指导学生
于老师课堂教学
春风花草香
印象中,于老师好像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做科研和工作,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,但当我们或因科研、或因生活深感压力而找到于老师时,他总是会放下手上的工作,认真地倾听我们的心声,耐心地开导我们并给予我们一定的建议。因此,只要我们有问题,随时可以去找他,这已经成为了课题组传承下来的“习俗”,在于老师这里我们始终有足够的安全感,他是我们最坚实的靠山。于老师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,他坚持做科研要劳逸结合,制定了每周固定时间的羽毛球训练,并组织课题组内羽毛球比赛。科研之外的于老师在我心中更像是忘年之交,我们讨论过很多关于生活的话题,于老师总是能直达我们内心所想之处,并以他的人生经历为例进行讨论。我曾经因为身体问题经常失眠,科研工作停滞不前,于老师耐心地用自己导师的故事鼓励我,建议我多出去走走,把自己的情绪释放给大自然,甚至给我订下了一天逛一个公园的“任务”。
课题组羽毛球比赛
课题组聚餐
行书至此,五味杂陈,回甘为推导公式而掉落一把把头发的场景,回味课题组大家庭一起忙碌、一起言欢的时光,当然那些给于老师添堵的事情也历历在目,仍感羞愧。感谢于老师长久的培养和照顾,您润物无声的高尚师德,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,真诚待人、谦虚谨慎的学者气质对我影响深远,使我更有能量去面对未知的明天,在此我要向于老师表达最衷心的感谢,能遇到于老师是我人生之幸!祝愿于老师工作顺利,喜乐长安。
于老师与毕业生合影